文化艺术、传统文化
旅途之中,走进博物馆打卡“国宝”必不可少;走进乡村,非遗工坊里游客们仔细挑选心仪的手工艺品;打开购物软件,马面裙、国货彩妆是年轻人的“心头好”……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文化已在人们生活中繁盛存在。 国潮,...
5月30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中国古筝演奏家在“对话·知音——用音乐与世界对话”中国古筝音乐会上表演。 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多国举办端午民俗体验活动,让当地民众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温情...
5月29日,观众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现场参观。 当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杭州开幕。本届动漫节将从5月29日持续至6月2日,着力为动漫业界人士、动漫爱好者与市民游客们呈现一场创意迭出、...
千年运河水波兴,文脉相承润两岸。5月29日上午,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的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幕。京浙两地代表、中外文化人士就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
5月29日,民间艺人在音乐会上表演平湖钹子书。 当日,古韵新声——浙江传统音乐精选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展示近十种浙江各地代表性音乐形式。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9日,民间艺人在音乐会上表...
5月28日,在“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开集仪式上,市民购买剪纸文创产品。 5月28日,“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幕。据了解,“西海”取自青海历史称谓,“2261”标示西宁市区...
5月28日,在天津市民族文化宫,演员表演竹笛独奏《新康定情歌》。 当日,“津石榴”第二届天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展演在天津市民族文化宫举行。来自天津市多所学校、文化馆、社区等单位的300余名演...
一次戏曲演出不仅是视听享受,更是与传统文化的重逢;一座社区图书馆的出现,悄然改写某条街区的精神气质;一场“村超”比赛激烈的呐喊,沉淀为一方水土的集体记忆…… 新时代,以文惠民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延展,如同...
端午节将至,山东省枣庄市君山路小学的孩子们走进传统工艺工作室,亲手制作别具特色的“花馍粽子”。他们用菠菜汁、胡萝卜汁等天然食材为面团染色,通过揉、捏、剪、刻等手法,将普通面团变成一个个色彩明艳、栩栩如...
这是5月29日拍摄的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开幕式现场。 当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据介绍,活动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采用“1+1+5”模式,1个...
端午至,粽飘香。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既称“五月节”,又称“端午节”。一般认为,“初”与“端”同义,“五”与“午”同音,五月初五便被称作端午。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五月初五这个“重日”作为节日?其中蕴含着怎样的...
新华社成都5月29日电 新华社记者涂铭、童芳、康锦谦 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过后,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出现在人们眼前。 初步测年显示,濛溪河遗址年代距今8万到6万年,濛溪河遗址群主体距今10万到5万年,是现...